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芥

白芥

《中药大辞典》:白芥

药材名称白芥

拼音Bái Jiè

别名胡芥(《蜀本草》),蜀芥(《纲目》)。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嫩茎叶

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较粗壮,高达1米,全体被稀疏粗毛。叶互生;茎基部的叶具长柄,叶片宽大,倒卵形,长10~15厘米,最宽处达5厘米以上,琴状深裂或近全裂,裂片5~7,先端大,向下渐小;茎上部的叶具短柄,叶片较小,裂片较细;近花序之叶常少裂。总状花序顶生;小花梗长1厘米左右;花萼4,绿色,直立;花冠黄色,长方卵形,基部有直立长爪;雄蕊6,4强;子房长方形,密被白毛,花柱细长,柱头小。长角果广线形,长2~3厘米,密被粗白毛,着生种子部分常有浅度缢缩,先端有喙,喙部不生种子,光滑无毛。种子圆形,淡黄白色,直径1.5~2毫米。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性味《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归经《本草经疏》:"入肺。"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治咳嗽气急,胃、腹冷痛。

①《本草拾遗》:"主冷气。"

②《医学入门》:"能发汗,散腹中冷气作痛。"

③《现代实用中药》:"镇咳,并治胃病。"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注意凡疮疡、目疾、痔疮、便血及平素热盛之患者忌食。

复方①反胃上气。用白芥子末一、二钱,酒冲服。

②热痰烦晕。用白芥子、大戟甘遂、硭硝、朱砂,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芥丸"。

③腹冷气起。用白芥子一升,微炒,研为末,加开水沁过的蒸饼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姜汤送下十丸,甚效。

④肿毒初起。用白芥子为末,加醋调涂。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芥

药材名称白芥

拼音Bái Jiè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White Mustard

别名胡芥、蜀芥、辣菜、白辣菜。

出处出自1.《唐本草》。

2.《本草拾遗》:白芥,生太原。如芥而叶白,为茹食之甚美。

3.《纲目》:白芥,处处可种,但人知莳之者少尔。以八、月下种,冬生可食。至春深茎高二、三尺,其叶花而有丫,如花芥,叶青白色,茎易起而中空,性脆,最畏狂风大雪,须谨护之,乃免折损。三月间开黄花,香郁,结角如芥角,其子大如粱米,黄白色。又有一种,大而中实者尤高,其子亦大,此菜虽是芥类,迥然别种也,然入药胜于芥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napis alba L.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摘嫩茎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白芥 一年生或二年生粗壮草本,高40-120cm。茎直立,具纵棱,上部多分枝,被散生白色硬毛。叶互生。质薄,具柄;茎基部叶片大头现状裂或近全裂,宽椭圆形或卵圆形,长6-15cm,宽2-3cm,顶裂片大。有侧裂片l-3对,边缘具疏齿;茎生叶较小,具短柄,向上裂片数渐少。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牛;萼片小4,绿色,直立,披针形或长圆形.基部具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8.5-9.5mm,短雄蕊长6-6.5mm;雌蕊l,子房长柱形,长9-10mm,密被白争长刺毛。长角果圆柱形长2-2.5cm,密被白色硬刺毛,果瓣在种子间缢缩成念珠状,角果先端具扁平剑形的喙。种子近球形,淡黄色。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原产于欧洲。我国辽宁、山西、新疆、山东、安徽、四川、云南多有栽培。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干旱,喜阳光,适宜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栽培,忌瘠薄或低洼、积水地。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春播或秋播。播种前,先将种子放在15%食盐水中浸泡20min,或在30℃温水中浸泡2-4h,取出,稍晾干,掺倍量细土,进行条播,覆土10cm,稍加镇压,浇水。

播后约10-15d出苗,苗高15cm左右间苗,株距10-15cm,定苗后,追肥1次,并进行浇水,浇水次数视土壤干湿程度而定。生长期间忌施过量氮肥,以防枝叶徒长,影响产量。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油菜炭疽病,发病初期可喷代森锰锌或多菌灵。油菜苗核病,发病期间可喷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3%纹枯利粉剂。

性状性状鉴别 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倒卵形,长3-10cm,大头羽裂或近全缘,顶端裂片较大,两侧裂片1-3对,边缘波状或具疏齿。表面墨绿色、黄绿色或枯黄色,稍粗糙,有类白色粗毛。质脆易碎,受潮变软,气微,搓之有辛辣气。

化学成分含白芥子甙(sinalbin),芥子酶,芥子碱(sinapine)。

性味辛;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利气化痰。主脘腹冷痛;咳嗽痰喘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煮食。

注意凡疮疡、目疾、痔疮、便血及平素热盛之患者忌食。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冷气。

2.《医学入门》:能发汗,散腹中冷气作痛。

3.《现代实用中药》:镇咳,并治胃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网脉山龙眼

    药材名称网脉山龙眼拼音Wǎnɡ Mài Shān Lónɡ Yǎn别名亮光子、苦锯子、仇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网脉山龙眼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a reticulata W.

  • 金猫头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猫头药材名称金猫头别名滑野蚕豆、野蚕豆、小红药、化血丹、灵芝草[云南红河]来源玄参科胡麻草属植物大花胡麻草Centranthera grandiflora Benth.,以根入药

  • 水塔花叶

    药材名称水塔花叶拼音Shuí Tǎ H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凤梨科植物红苞凤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llbergia pyramidalis Li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多鲜用。

  • 狗狗秧

    《中药大辞典》:狗狗秧药材名称狗狗秧拼音Gǒu Gǒu Yānɡ别名打碗花、夫儿苗、狗娃秧(《河南中草药手册》)。出处《河南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旋花科植物日本天剑的根及全草。夏秋连根挖出,切段,晒干。原

  • 白土茯苓

    药材名称白土茯苓拼音Bái Tǔ Fú Línɡ别名白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铁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smilax j

  • 木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豆药材名称木豆拼音Mù Dòu别名豆蓉、山豆根、扭豆、三叶豆、野黄豆来源豆科木豆属植物木豆Cajanus cajan (L.)Millsp.[C. flavu

  • 金挖耳

    《中药大辞典》:金挖耳药材名称金挖耳拼音Jīn Wā ěr别名挖耳草(《重庆草药》),朴地菊、劳伤草(《泉州本草》),野烟、铁抓子草、野向日葵、铁骨消、翻天印(《湖南药物志》),倒盖菊、山烟筒头(广州

  • 田基黄

    药材名称田基黄拼音Tián Jī Huánɡ英文名Japnanese St. John's wort Herb, all-grass of Madras Grangea别名地耳草、斑鸠窝、雀

  • 沙前胡

    药材名称沙前胡拼音Shā Qián Hú别名刚前胡、牛叫磨(《内蒙古中草药》),赛防风、假防风、野茴香(《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额勒森-照日古达苏(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

  • 秤钩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秤钩风药材名称秤钩风拼音Chènɡ Gōu Fēnɡ别名穿墙风、九层皮、土防己、蛇总管[海南]来源防己科秤钩风属植物苍白秤钩风Diploclisia glauces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