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曲池

曲池

经穴名,代号LI11。出《灵枢·本输》。别名阳泽鬼臣鬼腿。属手阳明大肠经。合(土)穴。位于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屈肘取穴。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并有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通过。主治发热咽喉肿痛目赤齿痛,臂肘疼痛,上肢不遂,腹痛,吐泻,痢疾瘰疬丹毒疮疡湿疹,荨麻疹;以及中暑,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图50)。②推拿穴位。出《针灸大成》卷十。又名洪池、拱池。即肘窝部。《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臂弯名曲池。”

图50

猜你喜欢

  • 惊吐

    病证名。又名夹惊吐、惊膈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吐逆早晚发热,睡卧不安者,此惊吐也。心热则生惊,故睡卧不安,而神不宁也。心神不宁,则气血逆乱而吐也。”临床表现多伴有呕吐清水稀涎,面色青白,精神倦怠

  • 婆婆丁

    见《滇南本草》。为蒲公英之别名,详该条。

  • 棉花核

    出《兰台轨范》。即棉花子,详该条。

  •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综合性医书。敦煌出土卷子。原题陶弘景撰。记五脏辨证,各脏腑大小泻补四方。另有救诸病误治方、救诸劳损病方、救卒死方、二十五味药物变化图说及治天行病经方等。原帙已佚,现仅存两个传抄本。

  • 李调

    【介绍】:宋代人,居钱塘(今浙江杭州)。一作李诇,字孟言,号樗散生。负气节,善诗。从杨维桢学,卖药于金陵(今南京)。

  • 乌鸢

    见《本草纲目》。为鸢尾之别名,详该条。

  • 熟地

    见《景岳全书》。为熟地黄之简称,详该条。

  • 错经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考》。一指经血上逆,从口鼻而出。二指经血从大小便出。参见差经、产后交肠病。

  • 地青杠

    见《分类草药性》。为紫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 内经评文

    书名。为《素问评文》24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12卷的合称。清·周学海评注。刊于1896年。内容全依通行本《内经》的编次排列。书中用品评文章的方式,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通过注文及旁注予以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