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名。《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脾脉急甚为瘈疭,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即噎膈。详该条。
出《日用本草》。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见《石室秘录》。指妇女的阴道外口。
二十四节气之一。《素问·刺法论》:“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
即腥臭气。详该条。
【介绍】:见武之望条。
宋·薛轩《坤元是保》:“产后危证有四:呕吐、盗汗、泻痢、喘息是也。并见者死,仅见者危。”
见《云南中草药选》。即青羊参,详该条。
见后腋下条。
【生卒】:1860~1939【介绍】: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字涤凡。江苏阜宁人。著有《医方经验汇编》,主要论述外感性疾病及疫病证治,附有医案。
即下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