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龙珠之别名,详该条。
指纹淡红,隐而不露,多属虚寒。
亦称血不循经。指血液不按经脉运行而溢于脉外。临床多见于因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原因引起的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及瘀斑等症。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睁光瞎,详该条。
病名。见《血证论》卷五。早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就有关于干血的记载,症状及治疗与本病一致。病因五劳所伤,虚火久蒸,干血内结,瘀滞不通,久则瘀血不去,新血难生,津血不通外荣。症见经闭不行,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脐漏。见该条。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亦称胎前流血。指妊娠后阴道流血。包括激经、胎漏、胎动不安。详见各条。
病证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等篇。指目眦生疮。参见眦赤烂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络脉,见该条。
病名。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九。即下搭手。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