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诗词古文>邓剡生平

邓剡生平介绍

邓剡(1232-1303),字光荐,又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词作家,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他与文天祥、刘辰翁是白鹭洲书院的同学。>>查看邓剡的诗词古文

生平

  邓剡 景定三年(1262)进士及第,后隐居在家。左丞相江万里多次要他出来做官,他都谢绝。而文天祥起兵勤王,他却举家参加。后来家中老幼12口死于广东香山兵燹。他抑制家破人亡的个人悲痛,毅然跋山涉水,奔赴抗元前线。祥兴元年(1278),任礼部侍郎,二年(1279),厓山海战时,陆秀夫抱帝赴海死,邓剡也悲愤投海,但两次都被元兵捞起。张弘范劝降,被拒绝,于是将邓剡和文天祥一同押送元都燕京。邓因病重被留在金陵就医。文天祥在柴市英勇就义后,邓剡不忘友人的重托,怀着极其悲痛而又崇敬的心情,撰写了《文信国公墓志铭》、《信国公像赞》、《文丞相传》、《文丞相督府忠义传》,以及《哭文丞相》、《挽文信公》等诗,向人们介绍了文天祥的生平事迹,颂扬了文天祥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邓剡是庐陵诗派、庐陵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诗造诣很深,风格“浑涵有英气,锻炼如自然”。所著《续宋书》、《德祐日记》、《填海录》、《东海集》、《词林纪事》等书,惜已失传。不过在《文山先生全集》中,文天祥保存了邓光荐《驿中言别》、《行宫》、《满江红·和王昭仪题壁》、《浪淘沙·秋旅》、《送行三首》等诗词,今有《中斋词》一卷行世。(李建兰)

  景定三年(1262)进士,为文天祥门友。剡以诗名世,江万里屡荐不就,后随天祥赞募勤王。宋末,元兵至,携家入闽。端宗即位,广东制置使赵潽晋辟为斡办官,荐除宣教郎、宗正寺簿。祥兴元年(1278)六月,从驾至硅山,除秘书丞,兼权礼部侍郎,迁直学士。宋亡,投海者再,元兵打捞之,不得死。元将张弘范礼致之,与文天祥同押北上,舟中唱和。有诗集名《东海集》,天祥为序。至建康以病留,天祥赋诗别之。久之,得放归。张弘范卒后,其子张珪袭父职,于至元十九年(1282)迎邓剡师事之二十三年(1286),程钜夫以侍御史行台至金陵,邓剡有《烛影摇红》词贺其得子。

  卒于大德七年。

  邓光荐撰有《中斋集》、《东海集》、《续宋书》等,不传。有《中斋词》一卷,今人赵万里收入《校辑宋金元人词》中。文散见《文山先生全集》("附录")等书,诗散见《吴礼部诗话》、《天下同文集》、《庐陵县志》等书。

猜你喜欢

  • 孔稚珪

    孔稚珪(447~501)南朝齐骈文家。一作孔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刘宋时,曾任尚书殿中郎。齐武帝永明年间,任御史中丞。齐明帝建武初年,上书建议北征。东昏侯永元元年(499),迁太子詹事。死后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 王台卿

    王台卿,中国南北朝时期梁国诗人,代表作《南浦别佳人》、《陌上桑》等。

  • 钟辐

    钟辐,五代后周时金陵(今南京)人。有才学,气豪体傲。樊若水女,才质双盛,爱辐之才,结为夫妻。后周时至洛阳应诏试,中甲科第二,得意不还。一夕,梦其妻诗,怨颇深,辐怀愧答一诗曰:“还吴东下过蒲城,楼上清风酒半醒。想得到家春欲暮,海棠千树欲凋零。”后归家,则妻已亡数月,遂不仕,隐居钟山著书守道,寿八十余。

  • 子问

    子问,姓名未详。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 许桢

    汤阴人,字元干。许有壬子。少负才,以门功补太祝、应奉翰林。与父及叔有孚唱和,成《圭塘欸乃集》。

  • 吴师尹

    (1303—1366)永新人,字莘乐,号桂冈。顺帝至正八年进士,授永丰丞,有惠政,民德之。后归隐连里之桂冈,学者称桂冈先生。

  • 信世昌

    末元初东平人,字云甫,自号中隐。善画山水,学于沈士元,有出蓝之誉。墨竹别成一家。

  • 陈裕

    陈裕,字景容,陈禧二弟,明初著名诗人和书法家。松江华亭(今上海奉贤)人,洪武三十年(1397年)应诏至京师,授翰林院侍书。母亲死后回家不仕,与陶宗仪等人赋诗酬答,著有《唱和集》。

  • 智舷

    明僧。浙江嘉兴人,字苇如,号秋潭。居秀水金明寺。晚于西郊建黄叶庵,自称黄叶老人。庵有修竹百竿,晨夕手自拂拭。有《黄叶庵诗集》。

  • 张博

    张博,从化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举人。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