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诗词古文>康进之生平

康进之生平介绍

康进之元代戏曲作家。棣州(今山东惠民)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后世人评价他是“豪放激越”的“本色派”作家,元代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可知其为元代前期杂剧作家。>>查看康进之的诗词古文

轶事典故

  康进之是在惠民“曲山艺海”中长大的,他常与社会下层艺人往来,是一位不肯同统治者合作的“贤人” ,对民众疾苦却十分同情。《李逵负荆》写酒店店主的女儿满堂娇被冒充宋江、鲁智深的恶棍抢去,同宋、鲁一起下山找人对质,真相大白后,李逵负荆请罪,宋江即命李逵清除两个恶棍,将功折罪。李逵是深受观众喜爱的戏剧人物,在康进之笔下,李逵天真烂漫,淳朴爽直,爱憎分明,见义勇为,胸怀坦荡,疾恶如仇,他还深深热爱着梁山泊的一草一木。戏中写李逵下山踏青游玩就十分生动:“和风渐起,暮雨初收。俺则见杨柳半藏沽酒市,桃花深映钓鱼舟。更和这碧粼粼春水波纹绉,有往来社燕,远近沙鸥。”“人道我梁山泊无有景致,俺打那厮的嘴。”虽然此时李逵的性格还未最后定型,但已经十分可爱,明代戏曲家孟称舜评康进之为“曲语句工当行,手笔绝高绝者”。后来元剧研究者都以康进之为“词林之英杰”,而赞誉《李逵负荆》是元代水浒戏中最优秀的作品。

个人贡献

文章内容

  《李逵负荆》写在梁山附近开酒店的王林的女儿满堂娇,被冒充宋江、鲁智深的恶棍宋刚、鲁智恩抢去。李逵听说后,不加分辨回山寨怒斥宋江、鲁智深二人。李逵还立下军令状,同宋、鲁一起下山找王林对质。后真相大白,李逵知错,负荆请罪,宋江即命李逵除二恶棍,将功折罪。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李逵的英雄形象。他鲁莽、轻信,却又直率而勇于认错。这一切都出自对梁山义军的忠诚,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历史背景

  剧情发展虽然建立在误会的基础上,却符合李逵性格鲁莽刚直的特点。正是通过李逵维护梁山泊名声的行动,展现了梁山义军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作者还善于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如李逵下山时的赏景、背诗,寄托了他对山寨的感情;下山对质时急如星火,生怕宋江等二人不肯前去;负荆请罪时,既羞愧又装傻装呆,希望得到宽恕;惩办恶棍时又是勇猛果敢。这些描写,不仅具体表现了李逵嫉恶如仇、豪爽天真的性格,还加强了剧本的喜剧色彩。全剧曲词豪放,曲白生动。明代戏曲家孟称舜评为"曲语句工当行,手笔绝高绝者"。历来元剧研究者都以为它是元代水浒戏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论者也有认为本剧写李逵下山时一路赏景追逐水流桃花的较细致的刻画,负荆前一度想到自尽的描写,都是传说中的李逵性格还未最后定型的标志。此可备一说。

猜你喜欢

  • 贾曾

    贾曾(?—727),少知名。711年为吏部员外郎。唐玄宗为太子遴选宫僚,以曾为舍人。太子数使釆女乐,就率更寺肄习,曾谏阻之。俄擢中书舍人,以父嫌名不拜。徙谏议大夫知制诰。开元初,与苏晋同掌制诰,皆以文辞称,时称“苏、贾”。

  • 惟审

    诗僧,与灵一同时,约于玄宗天宝间至代宗初年在世。有关事迹据灵一诗考知。《全唐诗》存诗3首。

  •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白君举

    君举号寓斋,隩州人。登金泰和词赋进士第,北渡后卜筑于滹阳,与元遗山齐名,称元白。

  • 盛景年

    字修龄,新昌人。至正十三年乡贡。

  • 冯小青

    冯小青,名玄,字小青。明代万历年间南直隶扬州(今属江苏)人。嫁杭州豪公子冯生妾。讳同姓,仅以字称。工诗词,解音律。为大妇所妒,徙居孤山别业。亲戚劝其改嫁,不从,凄怨成疾,命画师画像自奠而卒,年十八。

  • 缪彤

    缪彤(1627—1697),第十二位状元,,明朝天启七年(1627)生于,康熙三十六年卒。在乡里以循规蹈矩闻名,被乡人荐为遵循封建道德规范的楷模。他热衷科举考试,渴望中试夺魁先后5次公车北上应试。

  • 祖观

    祖观,字觉阿,元和人,本姓张,名京度,字莲民。诸生。住通济庵。有《梵隐堂诗存》。

  • 朱为弼

    (1771—1840)浙江平湖人,字右甫,号椒堂。嘉庆十年进士。道光间官至漕运总督。曾奏陈剔除积弊章程。所至拒供张,以清操著。精金石。有《蕉声馆诗文集》、《积古图释》。

  • 谭宣子

    谭宣子,宋朝词人,生卒年不详,字明之,号全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