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诗词古文>王之道生平

王之道生平介绍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查看王之道的诗词古文

生平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与兄王之义、弟王之深同登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调和州历阳县丞,摄乌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为军,朝廷任命为镇抚司参谋官。

  宋高宗赵构(南宋建立者)绍兴年间,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20年。

  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历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即退休)。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病逝,享年76岁。

  著有《相山集》30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26卷、《宋史·艺文志》作25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为30卷,其中诗15卷。诗以影印清文溯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 王延寿

    东汉文学家。字文秀,著名文学家王逸之子。曾游鲁国,作《灵光殿赋》,叙述汉代建筑及壁画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与他同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也写了此稿,但见到王延寿的《灵光殿赋》后,大为惊奇,自愧弗如,遂焚己稿。王延寿年仅20多岁溺死于湘水。他在辞赋史上留下了《鲁灵光殿赋》、《梦赋》和《王孙赋》三篇杰作。

  • 王熊

    唐人。官潭州都督。工诗善画。画山水似李思训。

  • 韩仙姑

    韩仙姑,生卒年不详,宋女词人,有代表作《苏幕遮》一首留存于世。

  • 祝廉夫

    祝廉夫,名不祥。与傅察有唱和。

  • 郑斯立

    郑斯立,字立之,怀安(今福建福州西南)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授漳浦尉,改龙溪尉(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四,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四九)。今录诗二首。

  • 董师中

    (1129—1202)金洺州人,字绍祖。熙宗皇统九年进士。调泽州军事判官。历大理卿、吏部尚书、陕西西路转运使。承安间累拜参知政事,进尚书左丞。处事精敏。尝谓宰相不当事细务,要在知人才,振纲纪。卒谥文定。

  • 段辅

    辅字德辅,克己之孙。以文行选应奉翰林,三为御史,遍历陕西、江南及中台。以司业教国子生,判太常礼仪院,寻升吏部侍郎。

  • 李文蔚

    李文蔚,元代戏曲作家。生卒年、字号不详。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任江州路瑞昌县尹。从元好问、李治、张德辉等金遗老游于封龙山。至元十七年(1280)后,曾寄书白朴,时白已五十五岁,其年岁当相近。白朴有题为“得友人王仲常、李文蔚书”的〔夺锦标〕词,其中写“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湿”,可知李在官场曾受挫折。李文蔚著有12种杂剧,现存3种:《同乐院燕青博鱼》、《破苻坚蒋神灵应》和《张子房圯桥进履》。《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雪压苍松”。

  • 詹琏

    詹琏,惠来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事见清雍正《惠来县志》卷一八。

  • 张津

    (?—1518)明广东博罗人,字广汉。成化二十三年进士。除建阳知县,筑城郭,建朱熹诸贤祠。累擢为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所部水军,请停织造。寻加至户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