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摑
【源】 金时女真人姓。系出沙陀突厥,旧奉基督教,金时徙其一部于辽东,余者驻长城地域,守御北边(71)。亦称汪古。以部为氏。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望】 陇西(60,71)。【变】 ①亦作汪古、〔汪骨〕、〔旺古〕、〔王孤〕、雍古(7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洪果(24)。②汉姓有汪、马、赵(71)。【人】 黄掴九住,金时临潢人,累官河东北路按察使、转运使,后知彰德府(21,61)。黄掴阿剌兀思剔古忽里,元时汪古部人,系出沙陀雁门节度之后,世为部长(61,71)。
【源】 金时女真人姓。系出沙陀突厥,旧奉基督教,金时徙其一部于辽东,余者驻长城地域,守御北边(71)。亦称汪古。以部为氏。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望】 陇西(60,71)。【变】 ①亦作汪古、〔汪骨〕、〔旺古〕、〔王孤〕、雍古(7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洪果(24)。②汉姓有汪、马、赵(71)。【人】 黄掴九住,金时临潢人,累官河东北路按察使、转运使,后知彰德府(21,61)。黄掴阿剌兀思剔古忽里,元时汪古部人,系出沙陀雁门节度之后,世为部长(61,71)。
读音:Jì【音】又音奇(Qí)(75)。【源】春秋时有主骑之官,子孙因以为氏(60,62)。【望】渔阳(17,418)。【人】骑劫,战国时燕惠王将军(21)。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
读音:Jí现行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此姓系武清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蕺,草名,又名鱼腥草,疑或以草名为姓,如兰、蕙之类。)
读音:wū hù炎帝参卢之后有乌护氏。(见《路史》)北狄七姓之一。
读音:Xǔ/Sheu Syu【综】 源出不详。江苏武进有此姓(314)。
读音:Pénɡhuǒ【综】 彝族姓。属阿尔家支,四川凉山越西有此姓(208,375)。
读音:Sījié【源】 隋唐时回纥外九族第六姓是思结氏(17,60,421)。【人】 思结归国,唐时卢山都督,见《唐书·王君奂传》(21)。历史上回纥族姓氏。为回纥九姓之一。《姓氏考略》收载,其据
读音:Hányán【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唐叔虞曲沃桓叔之子万封于韩原,为韩氏,其玄孙韩厥生无忌,无忌生襄,襄之子子鱼为韩言氏(4,6,12,15,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Nòu【源】 ①系自姜姓。齐太公田和之后,见《路史》(8,60,62)。②广信䅶氏,本陆氏,避事改为䅶氏(62,62)。 【变】 亦作褥氏(60,62)。罕见姓氏。《
读音:E-'ěrjí【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伊布祐之妻为阿尔吉氏(260)。
读音:Sōng【源】 见《姓苑》(12,21)。【人】 崧极玄子,见《史记》(15,2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姓氏词典》引《姓苑》亦收,未详其源。《史记》有崧极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