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èng

邓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商王武丁封其叔父于邓,其子孙以封地为姓氏。二是以国名为姓氏。古有邓国,本曼姓,其后世以国名为姓氏。三是为李姓所改。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李从镒,受封于邓。南唐为宋灭后,宋太宗缉拿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避祸出逃,以父亲封地为姓,其后世子孙遂称邓姓。

今河南邓州为邓姓的发祥地,而后逐渐散居于紧邻的湖北、湖南一带。西汉时期,邓姓以河南为中心,先东迁于山东高密,再北上山西临汾,南迁四川、广东等地。东汉末年,邓骘曾孙邓芝由上蔡避乱入川。西晋邓姓大举南迁至今江苏、湖南、四川、安徽等地。宋时邓姓南迁福建、广东。明时,邓姓徙居广西、湖北。如今,邓姓尤以四川、广东两省为多。

邓姓历史人物有邓通,西汉人。受文帝恩宠,赏赐无数,并赐蜀郡严道铜山,许其铸钱。以邓氏钱遍天下而闻名。邓世昌,清末海军名将、爱国将领。在中日黄海战役中,率致远舰奋勇作战,在弹尽舰伤之际,加速撞击日舰吉野号未果,因中***,全舰官兵壮烈殉国。邓小平,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少时赴法国勤工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归国后,领导百色起义,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千里挺进大别山,参加淮海战役,居功至伟。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八十位。


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期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见《元和姓纂》)

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见《姓氏急就篇注》)。

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是为邓侯,后以为氏。(见《广韵》)

▲<春秋郑>邓析,大夫。<汉>邓通,南安人,巨富。<元>邓文原,绵州人,书法家。

猜你喜欢

  • 綽羅斯

    读音:Chuòluósī裕固族姓氏。本为户族名,或以氏姓。后改单姓“左”,盖取“绰罗斯”之首音谐“左”而得,见《中国人的姓名·裕固族》。

  • 读音:Chí【源】 以虫名为氏(60)。【望】 齐郡(17,418)。【人】 蚳鼃,战国时齐大夫(17,21,6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 《姓氏词典》据《姓觿》亦收,其注云: “以虫

  • 读音:Hào/Haw,Hau【综】 源出不祥。云南建水有此姓(409)。

  • 读音:Luǒ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景谷有分布,乃彝族姓氏。此姓系景谷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巴桑

    读音:Bāsāng现行藏族姓氏。今四川之理塘有分布。理塘县公安局提供。按: 藏胞一般交际中称名不冠姓。且多数亦无姓。藏胞为孩子取名,有时冠以出生日期。巴桑,即星期五出生的人; 而在星期五出

  • 閭丘

    读音:Lǘqiū【源】 ①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公族有闾丘氏(17)。一说,齐大夫闾丘婴之后(3,60)。②系自曹姓。春秋时邾国闾丘氏食邑于此,故以命氏,见《尚友录》(12,60)。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北漆

  • 读音:Jīng荆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出自芈姓。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今湖北西部),国号为荆,直到春秋初才改为楚国。楚文王以前的荆君有庶出子孙以国号为姓,是为荆

  • 莊丘

    读音:Zhuāngqiū【源】庄丘系地名,以地为氏(60,62)。 【变】亦作〔庄邱〕(17)。 【人】庄丘黑,南北朝梁时征虏大将军,秦、梁二州刺史,镇南郑(26)。庄丘惠逵,梁时司马(17,21)。

  • 穆爾

    读音:Mù’ěr【综】 穆尔古苏,元至正十四年进士(15,63)。

  • 察罕

    读音:Cháhàn土族姓氏。本为地名,察罕额尔格,意为白崖下的村庄,居者或以为姓。或取其一二两音节谐“察罕”而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