諒
【源】即亮氏(60,62)。 【望】广汉(17,418)。 【布】北京有此姓(91)。 【人】谅毅,春秋时为赵使秦(11,21)。谅辅,东汉时广汉新都人,洛阳令(6,12)。
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 《姓氏考略》 据《战国策》 注云:“即亮氏。战国时赵有谅毅。”
后汉有谅辅,广汉人,洛阳令。
【源】即亮氏(60,62)。 【望】广汉(17,418)。 【布】北京有此姓(91)。 【人】谅毅,春秋时为赵使秦(11,21)。谅辅,东汉时广汉新都人,洛阳令(6,12)。
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 《姓氏考略》 据《战国策》 注云:“即亮氏。战国时赵有谅毅。”
后汉有谅辅,广汉人,洛阳令。
读音:Qiūdū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当系丘敦氏因避孔子名讳而改。清以后可能仍有此姓。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后魏献帝弟为邱敦(氏),为十姓(
读音:Wěn《姓氏词典》引《新编千家姓》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查《新编千家姓》,“愠”音yùn。姑录之以备考正。)
读音:Sōng/Sung【综】源出不详。台湾高雄、台南等地均有此姓(64)。
读音:Wūzhā【综】 清正蓝旗满洲监生莫墨立之妻为乌查氏(260)。又,清满洲正黄旗中有武扎氏(259),正白旗满洲护军佛保之妻为吴占氏,正蓝旗满洲前锋护军巴秋之妻为吴查氏,正黄旗满洲骁骑校坑色之妻
读音:Chāi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及晋中、吕梁、雁北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Nánpíng【综】 南唐时信王李景逷先娶德诚之女,中兴后,有司以同宗姓,请离之,制曰,南平王国之元老,婚不可离,信王妃可以南平为氏,南平,德诚所封也,见宋陈彭年《江南别录》(63)。
读音:zhān gě【源】 金时女真人姓(60,71)。当系粘割氏之异译。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变】 即粘割氏(71)。亦作粘葛(60,62)。【人】 粘合重山,金源郡贵族,元时累官至
读音:Cí【综】 见《中华姓府》(63)。《姓氏词典》 引 《汉书》 收载。其注称: “汉有雌栗靡”,未详其源。
读音:Láowāngzhǔ独龙族姓氏。今云南之贡山有分布。本家族名,以为姓。后或取láowāngzhǔ之首音láo谐汉字“劳”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独龙族》。
读音:Zhūyī【综】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额尔台之妻为朱依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