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è以邑为氏。(见《风俗通》)
读音:Shuòjì【综】 清镶白旗满洲护军朱辖之妻为硕济氏(260)。
读音:Shì【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Āhè【综】 北魏时改阿贺氏为阿氏,见《魏书·官氏志》(7,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魏书·官氏志》注云:“代北人姓,后改为阿氏。”
读音:wèi qiáng魏武子支孙庄子快生强,为魏强氏。(见《元和姓纂》)
读音:Qièliètái《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元至正时上都留守兼开平府尹达礼麻识理,姓此氏。”(按: 疑此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所收“怯烈歹” 氏之
读音:Lùbìng《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鹿并遏粉。”未详其源。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大同、长治、晋城,江西之新余,云南之泸水,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huān xū高阳颛顼之后。(见《姓考》)
读音:pò luò nā【源】 破落那氏,大宛(古西城国)之后(6,12,21,27,60)。【变】 ①后改为那氏(6,12,27,60)。②作〔被落那〕(21),误。亦作〔那破落〕(416)。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