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
读音:càn
【源】 见《姓范》(7,9,11,15,17)。【望】 陇西(17,60,418)。【布】 大陆有此姓(91)。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初见於 《姓苑》。注云: “陇西族。” (按: 对此“陇西族”理解,多有不同: 《中国姓氏大全》意为 “来源于历史上的陇西族姓氏。” 将“陇西”视为民族之称; 《姓氏词典》则为 “郡望: 陇西”,则视陇西为地名。录以备考。)
【源】 见《姓范》(7,9,11,15,17)。【望】 陇西(17,60,418)。【布】 大陆有此姓(91)。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初见於 《姓苑》。注云: “陇西族。” (按: 对此“陇西族”理解,多有不同: 《中国姓氏大全》意为 “来源于历史上的陇西族姓氏。” 将“陇西”视为民族之称; 《姓氏词典》则为 “郡望: 陇西”,则视陇西为地名。录以备考。)
读音:Wēisè【源】 彝族姓(375)。
读音:Wōlè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齐齐哈尔、乌喇等地方,后或改为单姓“石”。见刘庆华 《满族姓氏录》;《清通志·氏族略》 作“倭哷”。(按: 此亦当为金代女真族姓 “斡勒” 之后裔。又今达斡
读音:Yúfán【综】秦末项梁将馀樊君,见《史记》(17,62,63)。《姓氏词典》引 《姓觿》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Méngkù【综】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宋岳寨(158,160)。
读音:Yǒuqín【源】 见《中华姓府》(63)。此系将两个单姓误作复姓。仅录此备查。
读音:Xié《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Wúshěn【综】 系吴、沈两单姓合成。台湾台南有此姓(64,68,261)。
读音:Píng/Pyng【综】 源出不详。江苏武进(314)、安徽淮南(362)、台湾台中(68,261)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mù yì【源】 北魏时代北多兰部有木易姓(7,12,21)。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后魏有木易于,为多兰部帅。”
读音:Yángtóng古羌族姓氏。隋唐时西域唐旄国为吐蕃所灭,其残部有羊同氏。其地当在今阿里及羌塘一带。参见《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