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
古有灵国,舜七友有灵甫,为其后。(见《姓考》)
宋公子围龟字子灵,其后不缓为左师,以王父字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
灵氏,子姓,宋大夫子灵之后也。文公之子公子围龟,字子灵,以字为氏。或曰:齐灵公之后,以字为氏者。《左传》有灵辄。(见《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
古有灵国,舜七友有灵甫,为其后。(见《姓考》)
宋公子围龟字子灵,其后不缓为左师,以王父字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
灵氏,子姓,宋大夫子灵之后也。文公之子公子围龟,字子灵,以字为氏。或曰:齐灵公之后,以字为氏者。《左传》有灵辄。(见《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
读音:Xié【综】 源出不详。山东即墨(62)、台湾彰化(64,68,261)、陕西勉县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运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读音:Chōuzǐ【源】 田齐公族之后,见《路史》(8,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据《路史》亦收。其注云: “源于妫姓,战国田齐公族。
读音:Héng衡姓主要源于姬姓伯禽后代有公子衡,其子孙以祖上名字命氏。如今衡姓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衡姓历史人物有宋朝人衡贡,擅长写文章,文章辞藻华美,名冠当时。衡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四十七位
读音:yǎn【源】 ①颛顼帝裔孙皋陶,字庭坚,为舜太士,明五刑有功,赐姓偃氏,封于河东为诸侯,春秋时小国,贰、轸、州、绞、蓼、六、群舒皆其后也。春秋时楚尽灭偃姓之国,其后遂以姓为氏(6,7,12,15
读音:Wānggǔ【源】 金时族名,亦作雍古、旺古、瓮古、王孤、汪古惕等(397)。一说,亦作黄掴(71)。部人散居于阴山以北,辽、金时称白达达。当以部为氏。【变】 元时汪古部人有改姓马、赵、汪等氏者
读音:Yēbǔ【综】 元江淮行省参知政事余阙,唐兀氏,其妻为耶卜氏(57)。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伊伯(24,62)。
读音:xuán【源】 黄帝25子得姓14人,其一为儇(9,11,17,60)。 【变】 亦作嬛、还、旋(60,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上古姓,相传黄帝有二十五
读音:Zhòu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阳泉,浙江之椒江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bài败崇美为晋守泽潞州。(见《万姓统谱》)
读音:Gǔmálǐ【综】 元时蒙古人姓(33)。《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 收载。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