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uǒ

【源】 ①出自古代掌火官,其后以火为氏(60,62)。 ②三国时南蛮王火济,从诸葛亮征孟获有功,封罗甸王,其后以火为氏(21,60,62)。 ③明时赐元人浩里浩沁姓火名真,后有战功封同安侯(24,62)。【布】 安徽淮南(362)、河北五莲(290)、山东成武(340)、上海嘉定(351)、江苏启东(311)、河南扶沟(281)、台湾(64,68,261)、北京、黑龙江、云南等地均有此姓。【人】 火丹赤,明时无锡守将周思文之养子(21)。火继宗,清时江苏吴县县丞(24)。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上海松江,天津之武清,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临汾,甘肃之永登,新疆之塔城,福建之大埔,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注云:“出古代掌火之官后。” 古代掌火之官有火师、火正等,其后或以官为氏。②又云: “后汉南蛮王济火,(按: 原文如此,‘济火’,当 “火济”之误。) 从诸葛亮征孟获有功,封罗甸王,其后以为氏。” ③《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赐氏》 载: “明赐元人姓名诰里诰沁曰火真。”

明代有火源诘 (按: 《中国古今姓氏大全》 引《尚友录》作“火源法”),洪武翰林侍讲;又有火真,封同安侯;清代有火继宗,江苏吴县县丞。

猜你喜欢

  • 摩哩奇爾岱

    读音:Mólīqí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 “末里乞歹”。

  • 虎那格

    读音:Hǔ'nàgé现行裕固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裕固族》收载。乃“虎朗固”之别译,或作贺朗格、呼朗嘎特、霍尔勒等,后或改为单姓“贺”,参见“虎朗固”条。

  • 納伊

    读音:Nàyí【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呼伦贝尔(23,63,260)。【人】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玛朗之妻为纳伊氏(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呼伦贝尔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

  • 不剌合臣

    读音:Bùlāhéchén/Bularacin【综】 蒙古族姓。不剌合臣系蒙古诸部落之一,以部为氏,汉姓为暴。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有此姓(384)。

  • 佟鄂囉

    读音:Tóngèluó【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扎库塔、巴颜乌喇、当务理等地(23,63,180,260)。【变】 清镶红旗满洲前锋莽阿善之妻为通务尔氏(260),〔通务尔〕似即佟鄂啰之异译。清

  • 濁濁渾

    读音:Zhuózhuóhún《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希姓录》注云:“北魏姓。”未道其详。(按: 疑此为“渴浊浑”之讹,姑收录以备考。)

  • 威载

    读音:Wēizài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 (西) 夏武功大夫威载师宪。”未详其他。

  • 读音:Zhuā/Jua,Jwa【综】 源出不详。湖南湘潭有此姓(373)。

  • 阿陸

    读音:A-lù【综】 彝族姓。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208)。

  • 普達

    读音:Pǔdá《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收载,其注称: “元有普达·失理。”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