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uān

【源】 ①高阳氏时有八才子,其一曰苍舒,谥渊,后以谥为氏(7,17,60)。②系自姜姓。春秋时齐顷公孙子渊捷之后,以字为氏(17,60,62)。【望】 淄川(17,418)。【布】 湖北武汉、辽宁沈阳(91)、台湾宜兰、台南(68,261)等地均有姓。【人】 渊湫,春秋时齐大夫(15,17)。渊澄,明时蓬州人,弘治中长山县丞(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辽宁之沈阳、山西之忻州、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中文大字典》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高阳氏才子八人,其一曰苍舒,谥渊,后以谥为氏。” ② 《姓氏考略》 据 《左传》 注云: “齐顷公孙子渊捷,渊姓当出此。”此当以字为氏,系出姜姓。(按: 《姓氏词典》据 《姓氏考略》 注称: “源于姜姓,系子渊氏所改。子渊氏出自春秋齐公族。” 然而,《姓氏考略》 注“”称: “ 《左传》 齐顷公孙子渊捷,渊姓当出此。”其注 “子渊”则称: “齐顷公子公子渊字子湫之后。”)姜姓渊氏似有二源: 或出齐顷公之子公子渊 (字子湫) 以名为氏; 或出齐顷公之孙公孙捷 (字子渊),捷之后以字为氏为子渊氏,或省而为渊氏。

春秋齐有大夫渊湫 (按: 《中文大字典》 转引《世本》 称是,疑乃 “渊子湫” (或称 “子湫渊”) 之讹,齐顷公之子; 宋代有渊丰,循州司马; 明代有渊澄,长山县丞。

猜你喜欢

  • 读音:Wù【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上虞(279)、萧山(209)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

  • 果洛果特爾

    读音:Guǒluòguǒtè’ěr【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黄旗有果洛果特尔氏(260)。

  • 烏爾古宸

    读音:Wūěrgǔchèn【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木楞、讷殷、瓦尔喀等地(23,63,180,260)。【变】 ①一作〔乌尔古辰〕(180)。②清正黄旗满洲闲散阿兰泰之妻为吴尔古禅氏(260)

  • 接舆

    读音:jiē yú接舆氏,楚隐者,其后因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楚后有接舆氏。(见《路史》)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 (接舆),楚隐者,

  • 扎拉

    读音:Zhāl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叶赫、辉发等地(23,26,63,180)。扎拉在辽时为部落名,当系以部为氏(23)。【变】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胡什太之妻为札拉氏(260)、〔札拉〕似即

  • 读音:Ái【源】 高阳氏八才子之一隤敱之后,以字为氏(7,12,15,17,60)。【望】 高阳(17,60,418)。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八凯 (按: 或作“

  • 读音:gěng【源】 或为梗阳氏所改(60,62)。【布】 安徽淮南有此姓(362)。【人】 金时史泳之妻为梗氏,见《姓氏寻源》(60,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姓氏考略》亦收并注

  • 读音:Ài【源】 ①唐回鹘国相有爱邪勿,赐以爱为氏(17,60,62)。亦见《姓苑》(21)。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爱氏(256)。【望】 河西(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 读音:qīng【源】 ①少昊氏之父,初封于清(故城在今山东聊城西之清城),见《国名纪》(17,60)。当以国为氏。②清,春秋时晋大夫之食邑(故城在今山西稷山南),至晋厉公嬖大夫清沸魋,始以邑为氏(7,

  • 宏義

    读音:Hóngyì【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洪扬子沟(23,63,180)。【变】 后改为洪氏(180)。【人】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福星保之妻为宏义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洪扬子沟地方,乃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