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
【综】 源出不详。河南洛宁(294)、武进(314)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省多此姓——太原、大同、长治、运城、临汾、晋城、忻州等地均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 《汉语大字典》亦收,其注引 《篇海类编》 云: “歧,姓。” 又引 《姓觿》云: “岐,一作歧。”是岐、歧或同源,或用以分族。
【综】 源出不详。河南洛宁(294)、武进(314)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省多此姓——太原、大同、长治、运城、临汾、晋城、忻州等地均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 《汉语大字典》亦收,其注引 《篇海类编》 云: “歧,姓。” 又引 《姓觿》云: “岐,一作歧。”是岐、歧或同源,或用以分族。
读音:gǔ lí【源】 汉时沛献王孙进伯,囚孤山下,生尸利单于,以为谷蠡(音鹿离)王,号谷孤部,七世孙罗辰从北魏徒洛阳,遂为谷孤氏,又为谷蠡氏(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
读音:Chǎ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青海之天峻,山西之太原、运城,安徽之贵池,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藏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姓苑》。《姓氏考略》注其源: “
读音:Ná【源】 春秋时莒公子拏之后有拏氏,见《姓考》(17,62)。亦见《说郛·北风扬沙录》(63)。
读音:Luǒwǔ【综】 彝族姓,属拉普狄俄抵尼家支,四川石棉、越西、冕宁等地均有此姓(375)。
读音:Yáo【源】 咎繇,即皋陶(东夷首领),其后有繇氏,见《风俗通》(1,7,15,17,60)。【变】 亦作睾、〔〕(17)。【人】 繇延,汉时西郡督邮(21)。繇
读音:Zhūhè【综】 清正黄旗满洲鸟枪护军金宝山之妻为朱赫氏(260)。
读音:Hēirě【综】 彝族姓。四川德昌有此姓(333)。
读音:Yángshèng【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Sùjī《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谱》 注云: “北魏姓。后改为黎氏。”未详其他。
读音:Wù【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援引曹玉林、鄂木尔《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