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ì

【源】 ①系自姞姓。商时密侯国系黄帝之裔,亦称密须(故城在今甘肃灵台西50里),为周文王所灭,以封姬姓。密侯国子孙以国为氏(17,62)。或为密须氏所改(60)。②系自姬姓。密康公之后,国为周共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60,87)。③密,春秋时鲁地,故城在今山东费县北密如亭;又春秋时莒邑,故城在今山东昌邑东南密乡故城。居者或以邑为氏。④安定密氏,系自羌人,见《通鉴》(242)。⑤西夏人姓(24)。⑥云南兰坪兔莪乡若若人之姓(154)。【望】 太原(17,60,418)。【变】 一作〔〕(379)。【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密忠,汉时尚书(9,17,21)。密聪,明时河南内黄县知县(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辛集,山东之东平、鱼台、平度,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宜丰,广东之高要,云南之泸水、陇川、邱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 ‘入声’ 部。其源不一:① 《姓氏考略》 注引 《姓氏寻源》 云: “黄帝后有密氏。” ②又引云: “亦出密须氏之后。”郑樵云: “密须氏或去须为密氏。” 密须,商代姞姓国,其地在今甘肃灵台西南。周文王灭之。其后以国为氏,有密须氏,或去须而为密氏,系出姞姓。③又引云: “或密康公之后。”康公。周共王时人,封於密 (其地在今河南密县)。因称密康公。共王灭密,其后或亦以国为氏,此则系出姬姓。④又引云: “诸姓书谓与 ‘虙’同,音 ‘伏’,非。《路史》 谓 ‘伏羲后有密氏。’ 亦误。或以地为氏。”——古有高密、密乡等地,居者或以地为氏。⑤历史上党项人有密姓。《续通志·氏族略》 载: “ (西) 夏御史中丞密元礼者是。”

汉代有密忠,官尚书; 宋代有密佑,江西都统;明代有密镛,凤阳同知; 又有密聪,内黄知县。

猜你喜欢

  • 无知

    读音:wú zhī齐公子无知之后。(见《路史》)一作毋知。

  • 菩薩鉢

    读音:Púsàbō【综】 土族祖先吐谷浑人之姓常带“钵”音,如菩萨钵、诺曷体等(196)。

  • 闻人

    读音:Wén rén闻人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时,鲁国大夫少正卯,学问、口才都很好,与孔子同时聚众讲学,好几次把孔子学生吸引过去,大家却称其为“闻人”,后孔子以“危言乱政”罪诛少正卯。少正卯

  • 吴奇

    读音:Wúqí【综】 彝族姓,其先为黑彝。四川大凉山地区有此姓(132,208)。

  • 赤乞歹

    读音:Chìqǐdǎi【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赤乞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奇彻勒岱〕(24)。元代 “色目人”姓氏。乃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 敏罕

    读音:Mǐnhǎn蒙古族姓氏。汉意乃数目之 “千”,或谐“千”音而改为单姓“钱”。见 《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 读音:Liè【源】见《姓觿》(17)。或以狩猎为业者之姓(91)。【望】西河(17,418)。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据《姓谱》收载;《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其注云:“以狩猎为

  • 茄罗

    读音:jiā luó姓出《姓苑》。西夏有此姓,一作茹罗。(见《姓氏考略》)

  • 读音:lù【源】 ①系自姜姓。炎帝神农氏之裔有露伯,夏殷时诸侯国,子孙以国为氏(6,7,21)。②潞子国,春秋时赤狄一支日潞所建小国(故城在今山西潞城东北40里),后有露氏,见《姓源》(17)。③陆浑

  • 读音:Jǐng/Jiing,Ching【综】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