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ì

【源】 ①天竺国有字氏,见《康泰扶南传》(60)。②明时大理府邓川州浪穹县箭杆场巡检司土巡检(72,242)、大理蒙化州备溪江(今名碧江)巡检司土巡检、大理蒙化州浪沧江(今名澜沧江)巡检司土巡检等均为彝族,姓字(242)。今彝族姓(130)。【望】 河南(17,418)。【布】 上海嘉定(351)、江苏高淳(305)、武进(314)、台湾(64,68,261)、云南镇雄(331)、东川(380)、巍山(130)等地均有此姓。【人】 字长孺,汉时人,见《印薮》(15,21)。字谔,宋时廉州推官(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蔚县,山西之雁北地区,云南之河口、陇川、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白族、满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 注称: “天竺国有字氏。今甘肃庆阳有此姓。” 疑此为古印度人字氏留居中国者之后裔。②又,《奇姓通》据《印薮》 称: “汉(有) 字长孺。”此字氏当与出自天竺者不同源。

宋代有字谔,廉州推官。

猜你喜欢

  • 读音:dōng【源】 ①相传古掌冬官(周时以司空为冬官)者之后,以官为氏(60,62)。②三国时南夷有冬逢,见《蜀志》(60,62)。③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344)。【变】 一作〔�

  • 舒忒

    读音:Shūtè【源】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中有舒忒氏(259,260)。

  • 读音:zhí【源】 ①春秋时齐有殖绰,殖姓或为其后(7,60,62)。②或丰于殖货者,因以为氏(60,62)。【望】 齐郡(17,418)。【人】 殖广,汉时人,见《印薮》(17,21)。罕见姓氏。《

  • 读音:Guì【源】系自妘姓。周武王封陆终第四子求言于郐,即郐仲之国,本祝融之墟,在溱洧之间,为郑武公所并,遂为新郑(故城在今河南新郑东北35里之古郐城),子孙以国为氏(7,11,12,17,60)。或

  • 續祁

    读音:Xùqí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晋隰叔之后,与士氏同族。祁奚举子祁午自代,父子相续为政,因氏焉。”祁奚,春秋晋平公时公族大夫。或作“续祈”。

  • 合剌赤惕

    读音:Héláchìtì/Gaicit【线】 蒙古族姓。“合剌赤惕”蒙古语原义为烧灶人,见《华夷译语》。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384)。

  • 读音:Shěn/Sheen【综】源出不详。台湾高雄(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 揚千

    读音:Yángqiān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 “扬于” 云: “宜作 ‘扬千’。”参见 “扬于” 条。

  • 读音:Wén闻姓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出自复姓闻人氏,是春秋时少正卯的后代。少正卯是当时远近闻名的人,被誉为“闻人”,后为孔子诛杀,其后代有改为闻人氏者,后有一部分将复姓闻人改为单姓闻,为闻氏。

  • 錫默

    读音:Xīmò金代女真族姓氏。乃金女真白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本为部落名,后以为氏。其注云:“(金)穆宗时,锡默部长赫水颇内附,先遣其子宁嘉从间道送款,自与勒端合军攻降诸部,因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