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太叔

太叔


读音:Tài shū

太叔姓为以祖辈名号为姓氏。一说是卫文公之子太叔仪之后。一说是郑庄公弟名段,封于京城,世称京城太叔,其后子孙遂称太叔氏。

太叔姓发源于河北、河南一带,后以东平(山东东平、泰安)为郡望。如今北京、辽宁等地有少量分布。

太叔姓历史人物有太叔雄,西汉人。博学而有节操,官至尚书,为一代良臣。

太叔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二十七位。


【源】 ①春秋时卫文公之子太叔仪之后,别为太叔氏(7,11,12,17,60)。②春秋时郑庄公之弟段,封于京(故城在今河南荥阳东南21里),谓之京城太叔,其后以为氏(60,62)。【望】 汲郡(17,418)。【变】 亦作〔大叔〕(11)。【布】 北京、辽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91)。【人】 太叔雄,汉时尚书(21)。太叔广,晋时东平人,列卿,以枢机清辨著名(7)。


现行较罕见复姓。今北京、辽宁之沈阳、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系出姬姓,而支属有别: ①郑樵注云:“姬姓。卫文公之子太叔仪之后也。” 此以次为氏。②《姓氏考略》 注云: “郑庄公之弟段,封於京,谓之京城太叔,其后以为氏。”卫、郑皆姬姓国,故此太叔氏皆系出姬姓。

汉代有太叔·雄,尚书; 晋代有太叔·广、太叔·裘。

猜你喜欢

  • 读音:Qiān【源】 春秋时鲁国孔子弟子闵损,字子骞,其孙文以王父字为氏,见《风俗通》(1,6,9,12,15)。【望】 济阳(17),济南(418)。【布】 安徽淮南(362)、台湾桃园(68,2

  • 子季

    读音:zǐ jì【源】 ①系自��姓,春秋时楚公族有子季氏,见《世本》(4,6,7,12,60)。一说,楚公子卫,字子季,因氏(17)。②春秋时卫国之后有子季氏(60,62

  • 读音:Kūn《姓氏词典》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按:琨,美玉,疑即以此为姓。)

  • 扬于

    读音:yáng yú晋后以采为氏者有扬于氏。(见《路史》)

  • 读音:Luán栾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自姬姓。春秋时晋国靖侯的孙子名宾,被封于栾邑(今河北栾城一带),世称栾宾。他的后人便以封邑地为姓氏,称栾氏。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自姜

  • 東丘

    读音:Dōng qiū【源】 以所居为氏(60)。今湖南零陵西南有东丘故址。【变】亦作〔东邱〕(6)。【布】晋时郯县(故城在今山东郯城西南30里,或今江苏丹徙)有东丘姓,见《姓苑》(6,60)。【人】

  • 古祖

    读音:Gǔzǔ【源】 彝族姓。属古侯雕惹家支(375)。

  • 阿離

    读音:Ālí《姓氏词典》 引 《金史》 收载。其注云: “金有阿离补、阿里合懑。”未详其源。(按: 当即“阿里” 之别译,为女真族姓氏。参见 “阿里”条; 又: 阿,《姓氏词典》

  • 读音:Jī【源】 ①见《姓苑》(17)。②台湾土著姓(66)。【布】 台湾有此姓(66)。【人】 机氾,明时山东贡士(17)。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长治、大同、运城,云南之泸水

  • 读音:Yù/Yuh【综】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