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ū

【源】 ①颛顼帝之孙名叔歜,其后以名为氏,见《路史》(60,62)。②相传为颛顼时代八凯之一叔达之后(6,7,21,60)。③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叔牙之后,见《姓苑》(17,21)。一说,鲁桓公之子叔弓之后(9,21)。④春秋时鲁宣公篡鲁文公之位,文公之子叔��不义其兄所为,终身不食其禄,别其族为叔氏(7,12,17,60)。⑤春秋时晋大夫叔向之后(6,12)。⑥河南叔氏,为北魏时献帝叔父乙旃氏所改,见《魏书·官氏氏族志》(7,17)。【望】 鲁郡(17,60,418)。【布】 台湾桃园(68,261)、辽宁辽中(293)、山东新泰(359)、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人】 叔兴,周时内史(21)。叔报,唐时赵人,任万年令(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黑龙江省之嫩江县,山西之太原、大同及晋中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据 《路史》注云: “颛帝后有叔氏。” 又云:“颛顼之孙名叔歜,后以为氏。”此当以名为氏。②其据 《路史》 又云: “大岳后。” 大,同 “”。太岳,四岳之一; 相传为尧臣羲和之子。《姓氏词典》 称:“相传太岳系炎帝后裔。” 故此当系出姜姓。③郑樵注云: “或言八凯叔达之后。” 八凯,或作 “八恺”。古史相传高阳氏有才子八人, 即苍舒、 隤、 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此当“以古人名为氏”。④又云: “姬姓,鲁桓公之子叔牙之后。叔牙与庆父同母。庆父弑闵公,叔牙有罪,饮酖而死。遂立公孙兹,为叔氏,亦曰叔孙氏,亦曰叔仲氏。” 此“以 (辈) 次为氏”,系出姬姓。⑤又云: “鲁文公之子叔肸之后亦为叔氏。” 《姓氏考略》 亦注: “鲁文公少子叔肸,宣公篡立,叔肸不义其所为,不食其禄,别其族为叔氏。”此亦以次为氏,系出姬姓。⑥又云:“晋叔向之后亦为叔氏。”叔向,羊舌肸之字。此当以字为氏,系出复姓 “羊舌”。

汉代有叔寿。元代有叔丹。

猜你喜欢

  • 阿兹

    读音:A-zī【源】 彝族姓。属蒋你家支(375)。

  • 读音:Tián/Tyan【综】 源出不详。山东新泰有此姓(359)。

  • 尚儀

    读音:Chángyí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国姓氏大全》有载。其注 “常仪” 云:“历史上的罕见姓。一作‘尚仪’,传说是黄帝臣常仪的后代。” (按: 尚,或与“常”通,亦音cháng。)

  • 耀

    读音:Yào【综】 源出不详。台湾屏东(68,261)、辽宁灯塔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广西之武宣,山西之大同、朔州、忻州等地有分布。汉族、壮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载

  • 读音:Yún【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大臨

    读音:Dàlín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并注其源:①其据《左传》注云: “高阳才子有大临,后以为氏。”②“卫大夫大临之后。”

  • 读音:Suō【音】缩氏有Sù、Suō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缩(Suō)姓。【源】宿姓分支(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归 “入声” 部。《姓

  • 阿拉哀丁

    读音:Ālāāidīng《姓氏词典》引 《新元史》 收载,未详其源。(按: 阿,《姓氏词典》音ē。)

  • 阿布蘇

    读音:E-bùsù【综】 清镶白旗蒙古马甲彤韶之妻为阿布苏氏(260)。

  • 读音:Wǔ现行极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未详其源。(按: ��, 水名,源于贵州,流经湖南,疑当以水名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