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钱起

钱起

【生卒】:715?—780年后

【介绍】:

仲文,行大,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开元二十六、七年间,曾游荆州,与张九龄相唱和。天宝九载(或十载)进士及第,授秘书郎校书郎。乾元二年(759)任蓝田县尉,与王维过往甚密。后历任祠部员外郎、司勋员外郎。官终考功郎中,世因称“钱考功”。起有诗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又与郎士元并称“钱郎”。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选大历诗人诗,以起为首,评其诗曰:“员外诗,体格新奇,理致清赡。越从登第,挺冠词林。文宗右丞,许以高格。右丞没后,员外为雄。芟宋齐之浮游,削梁陈之靡嫚,迥然独立,莫之与群。”有《钱考功集》十卷行世,《全唐诗》据之编为4卷,共录诗531首,其中混入他人诗作不少,已考出为其曾孙钱珝诗的,就多达121首。《全唐诗补编》补诗7首又2句。

【介绍】:

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治今浙江湖州)人。排行大。钱徽父。生年有景云元年(710)、开元三年(715)或十年(722)等说。初举进士不第。天宝十载(751)应试(一作九载),赋《省试湘灵鼓瑟》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二句,主考以为有“神助”,称为绝唱,遂与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曾奉使入蜀。乾元二年(759)至广德元年(763)为蓝田尉,与王维郎士元等交往酬和。约广德二年(764)复入朝,历祠部、司勋二员外郎。约大历十三年(778)迁考功郎中。卒于建中二年(781)后。一说曾任司封郎中,殆因钱徽任该职而误书。另说又曾为章陵令及翰林学士,不可信。世称钱考功。大历中与李端卢纶等出入权贵之门,号大历十才子。自丞相以下官员出守奉使,无钱起等以诗饯送,则为时论所鄙。大历元年(766)作《奉送刘相公江淮催转运》诗,时人推为同时作者之冠。诗与刘长卿、郎士元并称为钱刘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置之于全集之首,称其“越从登第,挺冠词林。文宗右丞,许以高格。右丞没后,员外为雄。芟齐宋之浮游,削梁陈之靡嫚,迥然独立,莫之与群”。为十才子之杰出者。论诗倡导“清韵”,远推谢灵运和谢朓,近推王维。所作古近体兼备,尤工五七律。寄送酬赠诗最多,山水田园诗最有特色,书怀咏物、乐府边塞等也不乏佳作。《观村人牧山田》、《效古秋夜长》、《秋霖曲》、《送时暹避难适荆南》等,反映和同情民生疾苦,揭露贫富对立、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引人注目。《下第题长安客舍》、《归雁》、《赠阙下裴舍人》、《题玉山村叟屋壁》、《送夏侯审校书东归》等,写仕途失意、羁旅思乡的哀怨,离别相忆、思闲慕适的情怀等,感情真切,格调不俗,也是传世名篇。《省试湘灵鼓瑟》被唐人推为试帖诗范本。也有一些流连光景、纯属应酬的平庸之作。其诗善于以华美洗炼的语言,清新工致的笔触,艺术地再现山川田园之美,创造幽远清淡的境界,含蓄婉转地表情达意,“体格新奇,理致清赡”(同上),较多盛唐气象,对晚唐贾岛姚合一派影响较大。《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钱起诗》一卷(《直斋书录解题》作十卷,《宋史·艺文志七》作十二卷)。宋葛立方《韵语阳秋》、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分别指出《同程七早入中书》等及《江行无题一百首》系误收起曾孙钱珝诗。传世有《钱考功集》十卷。《全唐诗》存诗四卷(《和张仆射塞下曲》当为卢纶诗),《全唐诗补编》补诗七首二句;《全唐文》存赋十三篇。事迹见《旧唐书·钱徽传》,《新唐书·卢纶传》,《唐才子传校笺》卷四。参王定璋《钱起简谱》。

猜你喜欢

  • 永嘉上浦馆逢张子容

    【介绍】:孟浩然作。见《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

  • 思玄

    指东汉张衡的《思玄赋》。汉和帝时,张衡为侍中,见宦官专权,朝纲纷乱,心怀郁闷,作《思玄赋》,以申明自己志在玄远的心态。见《后汉书·张衡传》。后因以“思玄”抒发苦闷的心情。张继《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

  •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介绍】:李白《送友人入蜀》诗句。二句写尽蜀道之崎岖艰险,诚为名句。非有实地经验者,难以道出。

  • 李楚望

    【介绍】:见李郢。

  • 黄万祐

    【介绍】:见黄万祜。

  • 猃猲

    泛指猎犬。猃,长喙猎犬。猲,即歇骄。短喙猎犬。韩愈《送文畅师北游》:“庇身指蓬茅,逞志纵猃猲。”

  • 梁孟

    指东汉著名隐士梁鸿与其妻孟光。梁鸿、孟光夫妻二人皆有高义,隐居不仕。居吴时,曾依大户皋伯通,居于庑下,为人赁舂。夫妻相敬如宾,孟光每具食物,必举案齐眉以奉梁鸿。见《后汉书·梁鸿传》。后因以“梁孟”指隐

  • 走马章台

    汉代京城长安有章台街,多妓馆,张敞为京兆尹,每罢朝会,常骑马过章台街。事见《汉书·张敞传》。后因以“走马章台”谓追欢买笑,涉足娼妓之间。崔颢《渭城少年行》:“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

  • 不藉

    ①不惜,不看重。布燮《听妓洞云歌》:“嵇叔夜,鼓琴饮酒无闲暇。若使当时闻此歌,抛掷《广陵》都不藉。”②不依靠,不凭借。罗虬《比红儿诗》之四三:“只如花下红儿态,不藉城中半额眉。”

  • 攀龙髯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