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崔峒

崔峒

【介绍】:

行八,郡望博陵(今河北安平),恒州井陉(今属河北)人。大历初进士,历为拾遗、集贤学士、左补阙。贞元初贬为潞州功曹参军。峒工诗,名列“大历十才子”中,与韦应物戴叔伦钱起卢纶等唱和往还。其诗多登临、赠别之作。高仲武称其“文彩炳然,意思方雅。”(《中兴间气集》卷下)《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2句。

【介绍】:

唐代诗人。博陵(治今河北安平)人。排行八。约生于开元十六年(728)。安史乱中,避地于吴越,与李纾游。上元元年(760)刘展叛乱,招之,峒作诗相拒。进士及第。初官于恒州。累迁至左拾遗,充集贤学士。约大历三年(768)奉使江淮访图书,与戴叔伦严维有交往。约五年迁左(一作右)补阙。建中中贬潞州大都督府功曹参军。官终州刺史。一说终玄武令,系误认《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崔氏二房”之崔峒所致。卒于贞元六年(790)前。世称崔补阙。工诗,有时名。与钱起卢纶司空曙等交往酬和,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中兴间气集》选诗九首。长于近体,尤工五律。多送别寄赠、登临题咏之作,写贫贱失意、羁旅离别之情。《喜逢妻弟郑损因送入京》、《润州送友人》等写离乱之悲,较多现实内容。高仲武称其诗“文彩炳然,意思方雅”,并谓《题崇福寺禅院》“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题桐庐李明府官舍》“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为“披沙拣金,往往见宝”(《中兴间气集》卷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崔峒诗》一卷。今传《唐崔补阙诗集》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断句六句。事迹见《新唐书·卢纶传》附传、《唐才子传校笺》卷四。

猜你喜欢

  • 解夏

    指僧尼安居一夏九旬,期满散去。张籍《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定知巡礼后,解夏始应回。”齐己《新秋霁后晚眺怀先公》:“山中应解夏,渡口有行僧。”

  • 刘伯庄

    【介绍】:唐代撰注家。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卒年不详。贞观中,累官国子助教、弘文馆学士。迁国子博士。龙朔中,兼崇贤馆学士。曾与长孙无忌等刊定《尚书正义》二十卷,又与许敬宗等参修《文思博要》及《文

  • 钱蔚章

    【介绍】:见钱徽。

  • 鹦鹉

    【介绍】:罗隐作。三国名士祢衡因恃才傲物不容于曹操、刘表,被送到江夏太守黄祖处,曾赋《鹦鹉赋》,借以抒发寄人篱下的处境和忧谗畏讥的心情。罗隐屡困科场,半生潦倒,五十五岁投奔杭州刺史钱镠,才有了安身之地

  • 褚渊落水

    褚渊,南朝齐人,官司徒。褚渊曾与仆射王俭同送湘州刺史王僧虔,阁道塌坏,褚渊坠落水中,王俭跳出车中,时人谢超宗戏为“落水三公,坠车仆射”。见《南史·谢超宗传》。李瀚《蒙求》:“王俭坠车,褚渊落水。”

  • 明解

    【生卒】:?—661【介绍】:字昭义,俗姓姚,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幼出家居普光寺。后应诏登四科第。《续高僧传》有传。《全唐诗》存其卒后托梦诗1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述志诗1首。

  • 裴光庭

    【生卒】:676—733【介绍】:唐代散文家。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裴行俭之子。母库狄氏甚得武后亲宠。中宗神龙初(705),明经擢第,累迁太常丞。历右率府中郎将、司门郎中、兵部郎中、鸿胪少卿

  • 卜隐之

    【介绍】:唐代编纂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开元时处士,撰《拟文选》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有著录,今已佚。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四》。

  • 西河风味

    孔子弟子子夏曾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南朝宋何尚之立学聚生徒,四海学子慕道来游,王球赞其“西河之风不坠”。后以“西河风味”喻指良好的教学风尚。杜甫《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南纪改波澜,西河共

  •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介绍】:宋之问作。神龙元年(705),作者因谄附张易之兄弟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南)。题中所及四人,皆唐时著名文人,亦皆因谄事张氏流放岭南。之问途经端州(今广东高要),见到他们的题壁,怎不同病相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