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觱篥

觱篥

蒙古、纳西、彝、白、朝鲜、达斡尔、汉等族历史上的簧管乐器。纳西语称“波伯”。达斡尔族称“匹昌库”。朝鲜族称“草匹力”。汉语称管、小管子、芦笛、芦管、筚篥、悲篥、笳管、头管等。起源于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汉代传入内地汉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中。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云岗石窟第二期雕塑中,有大量吹觱篥的形象。后为隋唐燕乐及唐宋教坊音乐的重要乐器。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载:“觱篥者,本龟兹国乐也,亦曰悲篥,有类于笳”。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诗云:“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其形制如宋代陈旸《乐书》所载:“筚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羌胡龟兹之乐也。以竹为管,以芦为首”。元代是蒙古宫廷“乐音王队”和“礼乐队”的乐器之一,《元史·礼乐志》载:“头管,制以竹为管,卷芦叶为首,窍七”。明代仍在蒙古各部中流行,并作为助战的乐器,萧大亨《夷俗记·战阵》载,蒙古人攻城时,“觱篥齐鸣,呼声动地,遂蚁附肉薄而登,而城陷矣”。清代仍作为宫廷乐器,亦广泛流行各族民间,如内蒙古,云南大理、丽江、路南,吉林延边,黑龙江以及汉地等。朝鲜族的“草匹力”为竹制,双簧,有高音、低音两种。演奏时、竖吹,两手指分别按孔,音色高亢,用于独奏、合奏。

猜你喜欢

  • 庆祥

    ?—1826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图博特氏。大学士※保宁子。乾隆六年(1795),由监生授蓝翎侍卫。嘉庆四年(1799),升三等侍卫,八年,升二等侍卫。十三年(1808),袭三等义烈公爵,授散秩大臣

  • 固帑干札拉参

    见“棍噶札勒参”(2165页)。

  • 蒋回回

    明代艺人。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回族,长于工艺品制作,极善模拟,所制各种玩赏品物,或用铅钤口,或以金银作花片,镶嵌树石,泥金描彩,种种真肖,无一不佳。

  • 克里雅

    即“克勒底雅”(987页)。

  • 彰信可汗

    ? —839唐代回鹘汗国第十二代可汗。��跌氏。※昭礼可汗从子。原称胡特勒(勤)。太和六年(832)从父遇害后,嗣位,遣使告唐。次年,受唐册封为爱登里汨没蜜

  • 考郎兀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哈喇乌苏卫。永乐五年(1407)三月,黑龙江等处女真首领早哈(又译恼纳)、虎失忽等170人来朝贡马,以其居地置卫,与亦速里河卫同时设立。以早哈为指挥使,虎失忽等为指挥

  • 必招

    元代云南元江府(罗匐甸,又名罗槃甸)土官。哈尼族。据险恃强,屡逆朝命。至元十二年(1275)冬,率罗匐甸哈尼族公开反抗元军。元军征之,至罗匐甸,围城数日,城下,元江以西哈尼诸部归顺。次年正月,他亦降元

  • 唐喀禄

    ?—1758清朝将领。蒙古正蓝旗人。他塔拉氏。初任笔帖式,雍正十三年(1735),晋理藩院堂主事。乾隆六年(1741),迁员外郎。十九年(1754),赐副都统衔,赴北路军营管理新降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

  • 岐沟关大战

    辽(契丹)与北宋间的重要战役。岐沟关在今河北省涿县西南。辽圣宗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986年)正月,宋太宗赵光义为取幽燕,再度北伐,遣大将曹彬等率军出雄州(今河北雄县);田重进等军出飞狐口(今河北涞源

  • 梁弥邕

    宕昌羌国王。南梁天监元年(502),王梁弥颌卒,嗣位。梁武帝以其行宕昌王为安西将军、河凉二州刺史,正封宕昌王。时吐谷浑势强,常遭其侵掠。死,梁弥博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