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大面积的湖泊、沼泽地区。《周礼·职方》中罗列天下各大州及其主要水道、湖泊。如“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即指太湖。

猜你喜欢

  • 曾参

    前505—前436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以孝名世,能融会贯通孔子之道,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卒于鲁。将孔子学

  • 不直

    官吏判案不公正,故意从重或从轻判刑。《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辠(罪)当重而端轻之,当轻而端重之,是谓‘不直’。”对判案“不直”的官吏,可罚作劳役或谪戍远方。《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四年,適

  • 西学会

    清末进步团体。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1898.1),宋伯鲁、阎乃竹、李岳瑞等联络陕西旅京人士创立于北京。其《学会略规》有四:以经术言变法,发明圣训、探讨微言;研讨欧美、日本语言文字、格致、测算及社会制度

  • 乘除通变本末

    书名。原名《乘除通变算宝》。南宋杨辉撰。三卷。咸淳十年(1274)成书。三卷各有标题,分别是《算法通变本末》、《乘除通变算宝》、《法算取用本末》。其第三卷系与史仲荣合撰。卷上的习算纲目是从九九表到《九

  • 孙菊仙

    1841—1931天津人,名濂,一名学年,字宝臣。武秀才出身,以喉佳喜唱京剧老生,在津为票友即著声名。清光绪初年投师程长庚,后在京掌四喜班,唱压轴戏,自成“孙派”,与汪桂芬、谭鑫培并称“老生新三杰”。

  • 郑康公

    战国时郑国国君。公元前395—前375年在位。郑幽公弟。名乙,或作乙阳、阳。亦称郑君乙,郑君阳。郑繻公二十七年(前396),子阳之党杀繻公,立之为君。郑康公二年(前394),负黍(今河南登封西南)反郑

  • 刘艾

    东汉末年人。官至侍中。著有《汉灵献二帝纪》。

  • 天子

    王的称号。意在宣扬王为上天之子,以神权支持王权。《书·西伯戡黎》已称商王为天子,但商代甲骨文、金文未见。

  • 难神灭论

    篇名。(1)南朝齐梁间曹思文著。针对范缜《神灭论》而作。认为神与形,生则共居一体合而为用,死则形亡而神游,神是永恒不灭的。并取儒家经典中的有鬼论和怪诞传说作为论据,宣称《礼记·祭义》云:“乐以迎来,哀

  • 利用监

    ①官署名。元至元十年(1273)改资用库置。掌出纳皮货衣物之事。二十年罢。二十六年复置,升从三品。二十九年升正三品。大德十一年(1307)改为院,秩从二品。至大四年(1311)复为监。秩正三品,领以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