铨量
官制用语。宋朝凡新任知州、通判上任,例需赴京,由皇帝亲自核其功过,察其人物,确堪任使,始许上任,称为铨量。新任之官若身在四川、两广,可特免赴京,令本路长官精加铨量。
宋制,凡新任知州、通判,上任前均须赴京师朝见皇帝, 辞别后赴任。实际是接受皇帝的审察。四川、两广离京师远,特免朝辞,只赴本路安抚司或制置司,皇帝特命安抚使或制置使详加铨量,察其人物,核其功过,认为确能胜任,始准其赴任。
官制用语。宋朝凡新任知州、通判上任,例需赴京,由皇帝亲自核其功过,察其人物,确堪任使,始许上任,称为铨量。新任之官若身在四川、两广,可特免赴京,令本路长官精加铨量。
宋制,凡新任知州、通判,上任前均须赴京师朝见皇帝, 辞别后赴任。实际是接受皇帝的审察。四川、两广离京师远,特免朝辞,只赴本路安抚司或制置司,皇帝特命安抚使或制置使详加铨量,察其人物,核其功过,认为确能胜任,始准其赴任。
也写作魁帅,对山贼匪盗叛逆者之首领的泛称。《三国志·魏书·赵俨传》:“诸奸结叛者八百余人,散在原野,惟取其造谋魁率治之,余一不问。”
官名。十六国南凉置。《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 “记室监麹梁明聘于段业。”
官署名。清朝内阁所属办事机构。雍正五年(1727)设。掌稽察、汇奏各衙门办理事件之情形,按日记档,按月汇奏。由大学士于满、汉侍读、中书内委员理事,无定员。另有额设供事四人。
见“行用库”。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巡行邦国结好诸侯。《周礼·秋官》: “掌交,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三十有二人”,“掌以节与币巡邦国之诸侯,及其万民之所聚者。道王之德意志虑,使咸知王之好恶
官署名。清末最高行政机构。宣统三年四月(1911年5月)设。由总理大臣一人、协理大臣二人、以及外务大臣、民政大臣、度支大臣、学务大臣、陆军大臣、海军大臣、司法大臣、农工商大臣、邮传大臣、理藩大臣各一人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统领铁骊部人兵马。
官名。北周置。一说属地官府。崔彭自侍伯上士转此职。正三命。官名。《资治通鉴》胡三省注: “门正,掌门关户闭之节及出入门者。”北周置门正上士,正三命。府属不明,可能隶属于地官府。
见“发运使”。
官署名。 东汉置, 隶少府属官钩盾令, 有长、丞主其事。